不做庄子
——鲍鹏山“庄子,守望月亮的孤树(一)”听感
庄周梦蝶,舞之翩翩;其为梦也。庄子,诗人般的哲学家,与万千政客分庭的隐士;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总带着些浪漫,带着些超然。
庄周之名,据鲍老师所言,是取“康庄大道,周行不殆”之意,代表了庄子的人生理想。整场讲座贯穿始终的是鲍老师对庄子的极度赞赏、抬高;近乎神化为圣人,且不惜以贬低除庄子外一切人物为代价。在笔者看来,这非常不公正不客观,亦不可取。
先举一小例:庄子当庭骂魏王和惠子“昏上败下”,竟然毫发无伤。
请恕我浅析如下:
如果此事为真,则魏王和惠子不仅不“昏败”,还可以说非常的“贤明”。因为他们能容忍此等“山野村人”在庭上直言令斥。且不论这令斥是否在理,光是这份宽容就值得颂扬。然事实上,庄子令斥的内容仅仅是在玩文字游戏,和一个一国之君纠缠“贫”、“惫”之分,不得不称其荒谬。由此看来,庄子“圣”在何处?!
还有一例,分析之下甚至可以质疑《庄子》所收文章的真实性。故事是这样的:
惠子听信谣言,出相令在魏国上下搜捕前来“探友”的庄子,但竟然没有找到。更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庄子站在了惠子的面前。
惠子是一国之相,再怎么说也有几个守卫,庄子怎么可能直接面见惠子。据鲍老师所言,庄子贫困至极,骨瘦如柴,不可能武功盖世胜过宫廷护卫;当然,从科学角度来说,庄子也不可能用任何类巫术法术进得宫廷。所以,如此无法解释之事很难让人信服其为史实。
由此,笔者甚至还有一斗胆冒犯先哲的猜想:《庄子》所著之文字,皆庄子本人脑中想象之情景,正如前两例所示。
此外,鲍老师大加赞赏的还有庄子出众的口才和随时随地编“高档”故事的天才;然很多故事只是用各种自然物种为喻“指桑骂槐”地讽刺在他眼中的“小人”。至于口才,当时诡辩的气氛虽然不比苏格拉底时代浓重,但哲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并不少。而庄子的辩才,由以下这个著名的“人鱼”小段子即可知一二。
庄惠二人行于河边,望见水中鱼欢跃状。此日恰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庄子心情自然也好,便感叹道:“鱼乐。”
惠子辨曰:“子非鱼,安之鱼之乐耶?”
庄子回辨:“子非予,安之予不知鱼之乐耶?”
惠子当言:“同理啊,你也不可能知道鱼乐嘛!”
庄子无语。
笔者并非有意“冒犯”先哲,质疑鲍师;然即使推翻前文一切分析假设,我们也不应向庄子学习。
不做庄子。
庄子是为寻“道”而“不屑同流合污”的,然这个“道”玄之又玄。他既没有安平天下的宏愿,也没有怜民济世的实际行动。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如庄子般“避世修行”、“自我圣化”。恰恰相反,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在这个世界上确立人生意义,“入世修行”。我们参与其中,才有批评权,更有改进权。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世界更美好!
月亮还是千年前的月亮,但孤树不再;时光荏苒,我们的会心让月光更璀璨。
——鲍鹏山“庄子,守望月亮的孤树(一)”听感
庄周梦蝶,舞之翩翩;其为梦也。庄子,诗人般的哲学家,与万千政客分庭的隐士;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目中,总带着些浪漫,带着些超然。
庄周之名,据鲍老师所言,是取“康庄大道,周行不殆”之意,代表了庄子的人生理想。整场讲座贯穿始终的是鲍老师对庄子的极度赞赏、抬高;近乎神化为圣人,且不惜以贬低除庄子外一切人物为代价。在笔者看来,这非常不公正不客观,亦不可取。
先举一小例:庄子当庭骂魏王和惠子“昏上败下”,竟然毫发无伤。
请恕我浅析如下:
如果此事为真,则魏王和惠子不仅不“昏败”,还可以说非常的“贤明”。因为他们能容忍此等“山野村人”在庭上直言令斥。且不论这令斥是否在理,光是这份宽容就值得颂扬。然事实上,庄子令斥的内容仅仅是在玩文字游戏,和一个一国之君纠缠“贫”、“惫”之分,不得不称其荒谬。由此看来,庄子“圣”在何处?!
还有一例,分析之下甚至可以质疑《庄子》所收文章的真实性。故事是这样的:
惠子听信谣言,出相令在魏国上下搜捕前来“探友”的庄子,但竟然没有找到。更不可思议的是,第二天,庄子站在了惠子的面前。
惠子是一国之相,再怎么说也有几个守卫,庄子怎么可能直接面见惠子。据鲍老师所言,庄子贫困至极,骨瘦如柴,不可能武功盖世胜过宫廷护卫;当然,从科学角度来说,庄子也不可能用任何类巫术法术进得宫廷。所以,如此无法解释之事很难让人信服其为史实。
由此,笔者甚至还有一斗胆冒犯先哲的猜想:《庄子》所著之文字,皆庄子本人脑中想象之情景,正如前两例所示。
此外,鲍老师大加赞赏的还有庄子出众的口才和随时随地编“高档”故事的天才;然很多故事只是用各种自然物种为喻“指桑骂槐”地讽刺在他眼中的“小人”。至于口才,当时诡辩的气氛虽然不比苏格拉底时代浓重,但哲学家之间的“学术交流”并不少。而庄子的辩才,由以下这个著名的“人鱼”小段子即可知一二。
庄惠二人行于河边,望见水中鱼欢跃状。此日恰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庄子心情自然也好,便感叹道:“鱼乐。”
惠子辨曰:“子非鱼,安之鱼之乐耶?”
庄子回辨:“子非予,安之予不知鱼之乐耶?”
惠子当言:“同理啊,你也不可能知道鱼乐嘛!”
庄子无语。
笔者并非有意“冒犯”先哲,质疑鲍师;然即使推翻前文一切分析假设,我们也不应向庄子学习。
不做庄子。
庄子是为寻“道”而“不屑同流合污”的,然这个“道”玄之又玄。他既没有安平天下的宏愿,也没有怜民济世的实际行动。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我们每个人,都不应该如庄子般“避世修行”、“自我圣化”。恰恰相反,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在这个世界上确立人生意义,“入世修行”。我们参与其中,才有批评权,更有改进权。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让世界更美好!
月亮还是千年前的月亮,但孤树不再;时光荏苒,我们的会心让月光更璀璨。
灵:
来做沙发#_#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呵呵^_^ 再接再厉啊&_&
道家的思想现从古至今很难实现,除非人类放弃对贪念与私欲,相信短时间是无法实现的……
顶下绣外慧中的灵@_@
天天快乐!
灵:
社会求发展,还是需要像你这样的热血青年的奋斗与拼搏;看过你的文章,另让我有了加倍奋斗的信心与动力$_$
之前的话有点错误,道家思想是根本无法实现与社会的,现在只能做为教材来让大家了解下古人的一定时期所产生的一定思想,对应当时的时代背景…… 而咱祖国建立初期时,毛泽东同志曾这样指出: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只要是值得学习的;就拿来学,并且结合本国的基本国情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人生一大乐事,就是欣赏你的文章*_*
幸福、快乐每一天!
庄子那思想,用现代的话来说,那叫“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人人(特别是帝王)都认可他的思想,那他那些理想当然成了脑海中的东西了。这一点,他肯定比不上提倡“非共兼爱”的墨子。
《庄子》记载的东西,当然是反映庄周善的一面啦,就像《江泽民文选》,篇篇都是佳作呀,闲情偶作,必定不在收入之列~
总的来说,庄子应被称作是消极避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