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不是很生动,但仍然是个孩子。
昨天在纸上这样写:
这是一个暴露与被暴露的时代,
这是一个剥离与被剥离的时代。
我们享受、沉浸于谈笑风生,
但却忽然听到科克托说,
我说了太多可说之事,
而对不可说之事,
却说得不够。
自我嘉赏本身就是孩子的不成熟表现,
沾沾自喜地听所有人的溢美之词,
但却虚空的。
生活自然是丰富,有意思,
萨特的存在与虚无只是一篇文字。
他的生活在他的戏剧里,他的书信里,
还有他的海狸。
想念一个人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我总是在怀疑。
去查找是否有他的留言,他的邮件,他的一切痕迹
但却骤然发觉实际上他一点也不特别。
生活继续着,
不论你是否真的乐意如此。
孩子是希望,是未来……
生活总是以各样的方式考验着我们,对于想念一个人的意义到底在哪里? 也着实令人费解. 有人说:" 相见不如怀念";也有人说:"时间与距离产生美";而恰恰有时候,事实不是这样;起初或许发现了特别,之后又发觉并不特别;所有的困惑与迷茫,都交织在一起,组成了纷乱的世界……
心中的思念,有时候是难以表达的情感;生活中或许最多的是平淡无奇;但是它从未停止. 想一个人,会给她留言,会给她邮件, 也会什么都没有表达,而只是心里在想,去思念.
人是感情复杂的物种,心灵的对抗往往是最激烈的;何时才能找到答案? 或许只有时间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