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09/26/2011

展评: “命题乌托邦:进步与怀旧”

This gallery contains 30 photos.

来源:燃点 “命题乌托邦:进步与怀旧”,Luca Forcucci,Emma Fordham,Francesca Galeazzi,Maya Kramer,李文峰,石至莹,他们,王川,王小本,吴关麟,张乐华群展。 艺术+上海(上海静安区富民路22弄2号,近延安路)。 2011年9月16日至11月20日。 开幕:2011年9月16日星期五。 乌托邦的命题老无所依,12位中外艺术家关于“进步”的探讨通过三类怀旧得以实现: 对中国社会与环境发展的态度,对中国文化与传统的反思,及“当代的怀旧”。 展厅一楼是Francesca Galeazzi的惊艳之作《未雨绸缪》,中国城乡结合部的数枚或触目惊心或忍俊不禁之实例在这座“搭积木”迷你博物馆展出,城市化的大步流星似被打乱节奏,观者对可持续性建筑环境的反思也得以激发。Galeazzi针对艺术+上海画廊所在建筑的假想未来度身定制了数套增值扩展方案(由于房产价格持续上涨,谣传画廊所在建筑会被政府收购并改建开发),如组织点人搬进画廊住,从而将之变身“民用房”,大家集体做钉子户,对政府张贴的“早搬多拿钱”口号视而不见,坚持到拆迁的最后一刻。还有极富创意的屋顶分层农场,在建筑顶部扩建老式高层公寓楼,甚至将扩建部分设计成“金茂大厦”般的摩登楼宇,囚于落地玻璃内的住户好比困在玻璃罐里的昆虫——不过,好在窗户已未雨绸缪地密封了。 二楼的三间房看见不同的风景: 李云峰将历史景象、传说故事、动物姿态与现实感触抽离为“道具”并置于画面的舞台布景中,中国经典文化的建筑符号(园林与兰亭)被引入现代厅堂,欲哭无泪只因泪腺拥堵; “符号提炼再下放”在王川的摄影系列“再聚焦:龙”中也可见一斑。 石至莹的水墨纸本摹自六籍《护生画集》封面,丰子恺的通俗易懂、平常禅意在印刷本中失了往日温存; 对面墙上颇得水墨雅韵的风景中总有两个人物稍嫌突兀地存在,他们艺术小组的双人合照及其源于“天人合一”的鲜明风格,让人不禁对号英国的 Gilbert & George。 绘画在张乐华的过去7年中一直“悬而未决”,以公报栏形式出现的连环画式阅读通过些没眼睛胜似睁眼瞎的人物代言当今的暖昧嘲解: 当我们面对复杂无序的现状,任何态度和立场都易落入圈套,还不如用这张仅有笑着的嘴巴之脸孔窃喜地看着这些发生。 声音艺术家 Luca Forcucci 将上海为期四个月的驻地录成五张唱片与一场演出,在关了灯的暗黑中Luca把申城之夏撕成纯粹的声音线条,在给予故事逻辑可能的同时邀请观者闭眼倾听音乐本身的独立美感; 唱片采用特别材质播放限数40次,每每听都稍有改变,这既关照了音乐与时间本身的转瞬即逝,也把存在与消失直接带入展览语境中,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能可贵的怀念当下的机会。

More Galleries | Tagged , , ,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