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11/15/2011
阿拉里奥双展评
From Randian燃点 文:爱安啊 Iona Whittaker 译:顾灵 “触摸” (Hans Op De Beeck、高磊、Sigurdur Gudjonsson、Mona Hatoum、李青、Ugo Rondinone、Thomas Ruff、Leo Villareal、王功新、尹秀珍) 和 “破晓” (程然、陈可、高磊、蒋鹏奕、李晖、李青、没顶公司 、宋琨、孙逊、王郁洋、吴俊勇、闫珩、袁远)。 阿拉里奥画廊(北京市 朝阳区安外北苑北湖渠酒厂艺术园)。2011年6月1日-8月21日,2011年9月10日-11月20日。 如果在我们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传统中,写作是由语言派生而来且次之的一系列代表符号,正如 (声名狼藉)的知名解构主义哲学家雅克•德里达 (Jacques Derrida) 指出的那样,那展览前言又算得了什么? 若果真为了讲述真理,展览前言就最不合格。 阿拉里奥画廊的群展“触摸”前言中引用德里达关于触感的论述,即把对作品整体的“解读”拒之门外,而将关注聚焦于与作品的触感。 当然,在艺术展览中与主题和艺术的身体或感觉接触总是必不可少的,尽管其层次丰富的寓意、理论或批评形同飞蛾扑火般无力。 展览提出将触觉——包含可还原至触觉的各种感官——及其神秘费解的潜力简明地等同看待。 引文貌似在直观体验与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而展览却暗示观众,若走上这座桥,则由超现实、“不可见”、“未知”的参考所唤起的神秘气质或将无处可循。 参展的十名中外艺术家名单赫然: Hans Op De Beeck、高磊、Sigurdur Gudjonsson、Mona Hatoum、李青、Ugo Rondinone、Thomas Ruff、Leo Villareal、王功新、尹秀珍。 部分作品所含神秘费解的气质远比其他作品来得醒目。 … Continue reading
Luca Forcucci by LingGU, published on Art&Design magazine, Nov issue 2011
View on issu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