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ily Archives: 04/05/2013

MAP Office: Back Home at Last

by Robin Peckham Translated by: 顾灵 from Randian MAP Office:终于回家了 岳鸿飞以本文探索了MAP Office(地图事务所)的创作生涯,及其在古怪的香港乃至大中华区艺术生态中所处的位置。 《和波德莱尔一起回家》是个非凡诗意的作品标题,与之相比,作品的内容未免太过平淡无奇:两位艺术家搭乘货轮从深圳盐田港到香港葵涌港的短暂(而难得)的旅途以纪实录像呈现给了观众。恰是这超现实浪漫主义的出乎意料的时刻,不知怎地抓住了注意力,模糊了这一标题实则激进的倾向,及其背后文化争议的进程。从表面上,与其说这对常驻香港的法国艺术家借其一语双关的标题(既指法国诗人波德莱尔、亦是其所搭乘的法国货轮的船名)航行在中国领海,不如说他们真的回到了这个独特的地方、回到了“家”。 MAP Office(地图事务所)这一经久不衰的双人合作艺术实践厂牌由古儒郎(Laurent Gutierrez)和林海华(Valerie Portefaix)创建于1996年的香港。在经历了整整一年同船务公司的商讨协调之后,“和波德莱尔一起回家”项目于2005年终得成行。它于同年参展由侯瀚如策划的广州三年展,地图事务所还为该届三年展作了整体展场设计。2013年,来自该项目的一张截图为其赢得了Sovereign亚洲艺术大奖,相继而来的是两人艺术生涯有史以来最密集的媒体关注,其成因也少不了香港今年在国际艺术日程目的地名单上的飞越式攀升。这便是家的政治:仅仅为了在香港展出这一项目,就花去了两人快10年的光阴;如今终于获得他们的家对这一关键创作的认可,则过了几乎整整20年;但两人自从踏上这片海岸的那一刻,既已开始投身这一项目的创作。 “Back Home with Baudelaire,” video transferred to DVD Color with no sound, 10 min (video still), 2005. 过去25年来,明眼人都知道,本土策展人总提不起对非亚裔艺术家的兴趣,即便亚裔艺术家也同样难以获得欧美机构的关注。这也就是为什么,地图事务所这个听上去像个企业名称——或掩护伪装——的名字,成为了免不了种族暗示的人名的得来容易的替身。更毋庸提15年来,人们对古儒郎和林海华究竟是艺术家还是建筑师的误解。但要说这一取名策略在小范围内成功避开了阴险的身份政治,那么另一方面,它也同样阻碍了业界对其创作的认可:地图事务所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激进实验总被夹在不同身份重心的集体之间展示,难以定位,这类情况少说也有:被邀请到中国艺术家群展中以增添一丝国际视野,或到国际艺术家群展中增添一份香港视角,或到香港艺术家群展中增添一道中国视线。 地图事务所在香港的头十年出版了三本书:Mapping HK (2000)、HK LAB 1 (2002)与 HK LAB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燃点Randian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