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Singapore),Staley – Wise Gallery (New York),Taka Ishii Gallery (Tokyo

2015 Photo Shanghai Mounts Strong Second Edition

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强势回归 From Randian 文 / 顾灵 译 / Danel Szehin Ho 2015年9月11-13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 2015)在上海展览中心呈现了来自18个国家50家画廊的500余件摄影作品,包括古董级别的早期摄影与当代艺术家的新作,共吸引了26000余人参观。艺术业界共同见证了日与剧增的人气及日趋成熟的中国影像/摄影艺术市场。 世界摄影组织(World Photography Organisation)的创始人兼CEO、上海艺术影像展创办人Scott Gray指出:“今年第二次来参展的画廊们基于去年的销售情况总结出了一些中国收藏者们喜爱的作品类型。与此同时,我们也在特展策划上下了功夫,比如Taryn Simon很棒的《西印度群岛之鸟》(Birds of the West Indies)项目。” 展会总监Alexander Montague-Sparey则表示今年亚太摄影市场的指向性更为清晰:“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今年的观众比去年的要更积极、更活跃、更主动。” 摄影在中国创作已久,却并未形成流通的大气候。当然,平遥摄影节与大理摄影节不失为近年来连接中国当代摄影与国际摄影界的重要窗口。从机构来看,成立于2008年的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在北京独树一帜,由刘香成领衔的上海摄影艺术中心今年刚刚开幕。就画廊而言,既有专注摄影的M97、全摄影、鲲鲤等画廊,也有其他当代艺术画廊逐渐开始经营越来越多的摄影作品。 著名摄影家、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op)的创办人、馆长刘香成也对上海艺术影像展表示了肯定。他携妻子、知名艺术评论人、策展人、OCAT西安馆馆长凯伦•史密斯一同看展,并指出了摄影收藏的重要性:“西方人比我们早几十年就开始了摄影的收藏,对他们来说,买一件作品回家并把它看作家里的一部分是很日常的事。我相信我们会很快看到类似的情况在中国发生并发散出去。”上海M97画廊的创始人Steven Harris在展位的策划上一反有些画廊对观众口味的迎合:“我希望去呈现摄影丰富多元的可能性,让来看的人惊讶:问我‘这是摄影吗?’,或引发他们思考:‘原来摄影还可以这样’。我尽可能地展出了多位艺术家互不相同的实践,来凸显当代摄影实践的实验性。” 公众对艺术收藏的兴趣与消费力随着艺博会与画廊的快速发展而升温迅速,与此同时,艺术市场也开始向设定版数的摄影与影像艺术投注更多目光与资源,而与之配 套的交易规则也在逐渐完善之中。尽管主流人群的审美趣味仍然集中在名家名作与时尚相关的影片,但也不乏多元化的创作与收藏趋势。不论对二次还是首次参展的 画廊而言,此届上海艺术摄影展都算不虚此行。 此届展会中莱卡相机的特别展位平行呈现了民航业先驱武尔夫-迪特•格拉夫•卡斯特尔•吕登豪森(Wulf-Diether Count of Castell-Rudenhausen)拍摄于上世纪初叶的中国,及摄影师黄京镜头中的当代中国:环境、人文与战前战后的沧海桑田在黑白照片中一尽展现。从纳达夫•康德(Nadav Kander)著名的三峡系列到台北Art Door画廊带来的谢春德拍摄的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台湾,我们也得以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体会一丝静谧凝固的现实与时光。 值得一提的是,刚把市场部与销售部搬到上海的当代艺术双语杂志《艺术界》在展位上呈现了与假杂志合作的多本摄影书以及一群年轻艺术家的限量版作品,包括阿 斯巴甜的多媒体装置与陈天灼的表演视频等,抓人眼球、生动活泼。摄影书作为从事摄影创作的艺术家非常重要的一种表现与传播媒介,在展会中并未得到足够的体 现。而在这里,参观者得以欣赏到十余本独具一格的摄影手工书。 … Continue reading

Posted in 燃点Randian | Tagged , , , , , , , , , , , , , | Leav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