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巡》(The Nightwatching)是伦勃朗最著名的画作,此片以此展开故事,纪念伦勃朗诞辰400周年。奢华的视觉盛宴而且充满悬念,著名导演彼得·格林纳威(Peter Greenaway)完美展现了卓尔不凡的艺术家这部声名狼藉的画作。
伦勃朗的传奇
荷兰,低地之国,世界绘画大师伦勃朗(1606—1669)生活的十七世纪,正是荷兰最强盛的黄金世纪,经济体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一半,船只吨量是欧洲国家的总和。霸权、垄断,终于招致英、法等国家的轮番攻击,十七世纪后期,终于被扯下高头大马。
十七世纪也是荷兰绘画称雄世界的时期。照相术未问世前,肖像画风行于钱多得没处用的贵族、商贾与中产阶级之间,宏伟的场面、闪耀的群星,为后人留下了那个时代宝贵的瞬间。伦勃朗最有名的《夜巡》,是妻子给揽的活儿,为阿姆斯特丹第五民兵团16名成员,每人出一百荷兰币,画的一幅集体肖像画。
荷兰共和国不设军队,各省防务自己负责,这就为民兵团的兴起和龌龊提供了机会。警力动向要看财团眼色,富少爷连枪都不会使,却能买军衔、买头衔、买制服,喝酒召妓有的是人陪着玩。钱有发言权,钱是硬道理。控制了民兵团,等于商团们有了合法的运镖队和抢劫队,令他们的生意处于良性循环、高效运作当中。这是个人人都想都能发财的年代,看你敢不敢、狠不狠。如何从城堡采购站里搜掠,如何在英女王倾销珠宝筹措现金的关头大攫一包,如何跑去荷兰在北美的殖民地大肆盘剥,是门技术。天天都象戏剧,处处都有阴谋诡计,个个都很危险,哪哪都是阴暗。这是个疯狂的时代,为钱做娼的年代。
1654年的阿姆斯特丹,伦勃朗从噩梦中醒来,回忆着1642年,当时他创作了他最著名的画作,即被称为《夜巡》的作品。那时,他达到了权力、事业和财富的最盛时期。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荷兰市区一种保安武装的职业公会)委托他画31名阿姆斯特丹皇家卫队士兵的集体肖像画。在他怀孕的妻子莎思琪亚(Saskia)的坚持下,也为他们即将出世的孩子创造一个他们渴望已久的安稳的未来,他同意为射击手公会作画。镜头转回1654年,他年轻的情妇亨德里吉(Hendrickje)正在安抚他对黑暗的恐惧。伦勃朗回忆起了他为创作《夜巡》所作的准备,他参考了传统的荷兰民兵绘画,参观了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工作,并对他常画的军队和在他的家周围阿姆斯特丹犹太区的流浪汉进行了实验性组合创作。
后来,富有同情心的射击手公会队长意外被枪杀了。一个新的指挥人员凭借新的成员和同伙加入了。该公会重新排序。
在夭折了三个女儿之后,久盼的儿子终于健康诞生了,伦勃朗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他开始筹备31人的群像画。不过,他渐渐不满公会人员的傲慢与虚伪,欲望和贪婪。因为黄金时代的荷兰,实际上并不辉煌。他发现很多问题,比如在阿姆斯特丹孤儿院的腐败和堕落均与他要画的一些人物有关联。最后也有证据显示所谓的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的指挥官意外死亡其实也并非偶然。
进入到1654年,伦勃朗的生活醉生梦死,更加想念他的妻子莎思琪亚。而他的情妇亨德里吉与伦勃朗的争吵日益加剧。伦勃朗开始调查这起表面上的谋杀案,发掘到了更多的证据。伦勃朗非常自信,他想象能在公会委托的画作中让那些富有阴谋的人员伏法,让整组绘画成为所有人能看见的公诉。
然而,那一刻,他的好运气没有了。他自信甚至有些傲慢地将作品《夜巡》呈现给他的市民、他的批评者和仰慕者、阿姆斯特丹资产阶级和犹太人居住区的暴民。被画的阴谋家明白了画中的含义,并害怕他的指责。他们的反应证明了他们的不适和内疚。因为他们不敢摧毁已受到好评的这个著名画作,因而他们要求立即设法摧毁伦勃朗。他们开始在经济和社会境况上让他陷入拮据。而他的妻子也因生育小孩没有恢复身体而去世。悲痛袭来,孤独的伦勃朗信心摇摇欲坠。他病倒在了床上。而他孩子的保姆基尔蒂(geertje)是那些阴谋家要挟来破坏他的社会名声的一个阴险的情妇。1654年, 基尔蒂成为了伦勃朗的女人。而随之而来的是关于对伦勃朗和他的三位女人之间关系的争吵、指责、辩论、抗议、真心、忌妒、报复等等。
1654和1642年之间,伦勃朗与基尔蒂经历了“猥亵风波”,他已感到心力交瘁,却发现了基尔蒂已经背叛了他。其中支持她的幕后者就是那些阴谋家,也是让伦勃朗在法院不得不做出屈辱让步而制作所谓“猥亵”问题的那些人。
因为不再为那些阴谋家所用,基尔蒂被囚禁在一所房子,而伦勃朗则需要被迫永远照顾她。此后,伦勃朗与他的年轻仆人,摩登的亨德里吉产生了一种新的性爱关系。那些阴谋家安排眼线盯住她,寻找机会。当她怀孕时他们在教会法院羞辱她和伦勃朗。伦勃朗被剥夺了所有的顾客和佣金,他的债务也接踵而至,伦勃朗进一步沉沦。
似乎早在1642年这个结局就已注定。公会已经表明了他们的愤怒和立场,并开始撇清自己。而完成的成品画《夜巡》就挂在其指定地方,即阿姆斯特丹射击手公会总部。
关于“鬼才”导演
英国著名导演格林纳威早期拍摄过很多试验性很强的短片,后来又长期为标榜另类风格的英国电视四台拍摄影片,所以他的影片一向以风格手法怪异著称。他学生时代的绘画经验又使得他的作品追求画面的精良与视觉上的冲击力。这两点,在这部影片中得到了加强与融合。
转折点《夜巡》
我们很难理解,在17世纪40年代的伦勃朗拥有那么多的财富,他不仅拥有有优雅的妻子,拥有大的画室、无数的学生,甚至还有间印刷厂,怎么会突然败落。关于这点,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伦勃朗极度挥霍而致倾家荡产。也有人归咎于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变革影像了绘画市场,但是同时期的其他画家并没有因此而败落。还有人认为是基尔蒂偷走了他的钱并挥霍一空。但都缺乏根据。在影片中,导演彼得纳威则着重表现了这位著名画家的中年生活以及他如何在贫困中结束一生的,并从多角度展开分析最终将转折点定为《夜巡》这部名作,从而让这部“画家电影”显得不那么小众,而且将一场谋杀与之相连,从而彰显影片的内在张力。在这个相当严密的社会里公众是极有可能会共同努力惩罚一个打破社会规则的人。那么,通过社会和金融仇杀将伦勃朗毁于一旦就变得理所当然了。大家可以在观影的同时,多关注一下这幅名画本身,因为有很多答案就存在于这幅有着许多谜团、疑问与困惑的油画中。导演自己曾列了一个清单,提出18点疑问,比如穿着撒旦黑色外衣的人等等,这里不一一详述。
伦勃朗和他的三个女人
关于伦勃朗的女人们,其实揭示了3种不同的经典两性关系。在影片中,导演通过伦勃朗与她们的关系让观众能更清晰地把握伦勃朗的人格特征。莎思琪亚,是那个时代的婚礼形式。他们能成为商业伙伴表明了这一点。第二个,莎思琪亚死后出现的基尔蒂,则和伦勃朗一起遭受了巨大痛苦。第三个是与亨德里吉,比他小20岁,在经济上的依赖他的仆人。伦勃朗和基尔蒂以及亨德里吉的关系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她们是否能为他所用。或许他耻于选择社会上层人,或是他受到的教育使他对有文化的女人有戒心。抑或是莎思琪亚的去世意味着如果他再婚,伦勃朗失去他的一半财富,因为要分一半给他非常年幼的儿子。实际上伦勃朗是将女性看得很低。
电影和绘画
在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导演是高度评价了伦勃朗在他那个时代的地位。或许和导演本身喜欢绘画有关。关于电影和绘画的关系,导演曾有段精辟的论述,富有哲理:戈达尔说电影是一秒24帧的真理,是否可以说绘画是所有时间的真理? 如果你能在绘画时间中拥有永恒,那么什么是电影时间的一秒?电影已经有112年的历史了,那么,绘画的历史呢?也正是因为这位英国鬼才导演早年学过绘画,从而让他对色彩有种出于本能的把握和独特的领悟,让他在电影中也十分看重色彩所能发挥的效用。因此在欣赏伦勃朗传奇故事情节之余,大家千万别忘了,这是一场格林纳威带来的视觉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