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ARTINFO
日期: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20世纪60年代初,罗斯科(Mark Rothko)在哈佛大学门诊部顶楼的餐厅里画了五幅巨大的壁画。由于经年累月的日光照射,这些经典作品开始掉色,同时还忍受着所有公共空间物品该有的折磨,包括食物污渍、涂鸦,还有桌椅冲撞的痕迹。为此他们在30年前把这些画放进了仓库加以保护。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哈佛大学的现代艺术科研中心和施特劳斯文物保护与技术研究中心组成了一个保护小组,协同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和瑞士的巴塞尔大学影像和媒体实验室,开始实施一项极不寻常、但又极富创造性的保护计划。他们使用的技术可以在完全无需触碰作品的情况下对画作进行修复。他们用X光和光谱仪对罗斯科在画中使用的颜料进行识别,区分出画的层次,并使用作品最初安装时拍下的爱克塔反转片(Ektachrome)进行辅助。他们把所有信息扫描到电脑中,然后通过专门设计的一种软件来控制一台数码投影仪,将光投射到原作中色彩残缺的部分。等到软件处理完毕,画作在哈佛重新展出时——地点将在校园的其他某个地方,时间未定——它们的样子应该是跟1963年一模一样的。
这是个了不起的想法,不过至少有一个专家是持不同意见的:“罗斯科才不会在乎[他的作品]看上去旧了或者褪色了呢,”画家的朋友、艺术史家朵尔·阿什顿(Dore Ashton)说。“他对早期大师,对那些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暗淡、庄严的作品充满敬意。只有这样你才能看到古老作品的顽强,意识到它们是有生命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