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志:一切
刊于:FlashArt展评
蒋志:一切
OCAT深圳馆
展期至2017年3月26日
肱二头肌主义, 2009, 2016 图片由艺术家与OCAT深圳馆提供
蒋志在深圳OCT当代艺术馆的个展,用了左右对称的展墙设计,这种对称,蒋志将之视为意识形态的美学,且他认为,这美学先于政治结构而存在。这被称为“肱二头肌主义”,同名的一件铸铜雕塑摆在展厅的中轴线靠近入口的地方——一排连着的展示肱二头肌的有力臂膀。对意识形态的指涉继续出现在三屏录像装置《向前!向前!向前!》中,扮演毛泽东、邓小平与江泽民的演员在屏幕中奔跑,屏幕围成一个三角形,形成一个永续的循环。
展览呈现了蒋志创作生涯的多个系列,以图像为主。其中一些的创作时期平行,比如其最知名的系列《情书》(点燃了的兰花,摄影) 及《悲歌》(在人体上穿光束状的鱼钩线)。两者都传达并触动着痛觉,前者指向逝去之爱的痛,后者指向皮肉之痛。后者的相同形制,也用于医院病床上的半幅猪骨架、一只底朝天的章鱼、两只在木砧板上立着的猪蹄、一只死绵羊 (摆出基督受难的姿态), 一枚心脏,等等。这些摄影,排列在左右展墙的内围,它们共有着单色或渐变色的背景,让画面的主体被置于某个不明出处的舞台中央的光束下。《悲歌》一律用了黑色背景,人体的色彩、光泽、质感犹如商业广告那样被美化而凸显出来,这些身材匀称的男女的体态让人联想到卡拉瓦乔画作中受难的形象。而花、或那些失了生命的动物器官,透过这些画面渲染出一种穿过了死亡的异态的活,一种即便死仍能感受痛苦的姿态。
蒋志对人以自我感知阈限来判断事物或世界是否存在 (为真),以及事物和世界的边界这一点,通过营造他称之为现实表皮的图像展开。在展墙外围的一侧,新系列《注定之物(暂名)》中,黑地矿石粉在磁场的作用下呈现出瞬间的造型,这瞬间在画面中凝固并化为永恒,这永恒的观感由画面背景的夕阳、或宇宙般的黑暗、或远处会让人以为是地球的蓝色球体所衬托,仿佛这些摆拍是外太空某处废墟的真实场景。笔者由此想到人择原理 (Anthropic Principle,一种认为物质宇宙必须与观测它的智能生命相匹配的宇宙学理论), [1] 以及作家托马斯·利戈蒂 (Thomas Ligotti) 曾在评价恐怖小说家H. P.洛夫克拉夫特 (H. P. Lovecraft) 的”宇宙视野” (Cosmic Perspective,认为广袤宇宙蔑视人的思考) 时认为后者表达了”宇宙视野”这一概念,以及情感,人类对价值与意义的指称,甚至感觉本身,都极其虚构。[2]
虚构与真实,在这里被思考,表现,无从区分;一如一瞬即永恒,又或抽象即写实。展墙外围的另一侧,《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的绘画系列,与电脑显示系统故障时拖动对话框留在屏幕上的无数叠影相似。当此类故障发生时,窗口快速复制;在绘画中,这种动态被固化为写实却抽象的画面。
每个人只是在看着自己的显示屏,而且那个“显示屏”的显示,都是自示的 (见就是自现)。
这个“显示屏”所显示的,这一切,我们称之为“世界”。
……
对感觉的观察,使我走到对感觉的对象的源头的观察之路。[3]
这场题为“一切”的展览,是蒋志创造的一个自示的世界,亦是对“一切”一词的一种释义。
[1] https://it.wikipedia.org/wiki/Principio_antropico
[2] “…the idea, as well as the emotional sensation, that human notions of value and meaning, even sense itself, are utterly fictitious.”, 摘自http://www.ligotti.net/tlo/bee.html
[3] 摘自蒋志的个人网站http://www.jiangzhi.net/?p=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