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enzhen, the new art center in China?

深圳,万众期待的中国艺术新都?

原载于:Noblesse

首届DnA深圳于国庆节前开幕,由来自上海的成熟团队一手打造的展会直运了“高品质”与“国际化”,开启了大湾区艺术设计收藏新纪元。

继ART021、JINGART之后,应青蓝、包一峰、周大为团队出品的第三个艺博会DnA深圳于2021年9月30日在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开幕。这个被某参展画廊主戏称为“观众背爱马仕包最多的展会”,是继艺术深圳博览会(由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主办)之后第二个落地深圳的专业艺博会。

时值国庆假期,展会现场人头攒动。共有来自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33家展商参加了本次艺博会,其中包括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香格纳画廊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顶尖画廊,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耿画廊、千高原艺术空间等一线艺廊,德萨画廊(De Sarthe Gallery)、杜梦堂(Galerie Dumonteil)等偏重现代艺术的展商,天线空间、周围艺术画廊等富有独特个性的展商,凹空间(Gallery All)、Objective Gallery等专注可收藏设计的展商,来自深圳的红树林画廊、无事发生画廊等,以及携安迪·沃霍尔、五木田智央、张晓刚、曾梵志、周春芽、张恩利、薛松、黄宇兴、欧阳春、毛焰、赵赵、王光乐、陈春木、闫博等知名艺术家作品登陆鹏城的特别项目——永乐艺术空间。

2021年,后疫情之下国内艺术市场的生态发生了一些有趣的变化。今年9月26日香港巴塞尔才刚落下帷幕,时隔三天,DnA深圳成功吸引了这座“新艺术中心”城市对高品质、国际化艺术与设计购藏的好奇心。

作为主办方所在地与画廊主力军团的常驻城市,上海是除北京之外,中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与设计文化中心,其美术馆与画廊的密集程度首屈一指,艺术收藏与交易气氛在过去10余年间颇有积淀。而深圳,这个在2014年后才全方位突飞猛进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在文化上也不甘示弱。

在本地老牌文化聚集地OCT华侨城创意园之外,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深圳文化聚落包括但不限于招商蛇口与英国V&A携手创办的设计互联与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由都市实践主创、曾任UABB主策展的刘晓都担纲馆长的坪山美术馆,以风火创意主理人王晓坤和物质生活书吧主理人晓昱合力打造的G&G创意生活社区,以及深圳本地平面设计、室内设计、建筑设计等各大行业协会与深圳市文化创意与设计联合会,还有政府主导的、正在火热建设中的新十大文化建筑。而这勃勃一切,都仰赖着深圳强势的政策力、资本力与产业力。

在本届DnA深圳的举办地——深圳市当代艺术与城市规划馆(MoCAUP深圳两馆),国际艺术明星Anish Kapoor个展的网红级观展余温刚刚散去;也是在9月26日,《迪奥与艺术》大展在此开幕。可见,在DnA深圳举办之前,此处已是一片“艺术热土”。

在DnA深圳期间,一系列论坛也在火热进行,拍卖行、画廊、美术馆、艺术学院、各类艺术机构主理人与艺术家们轮番上场。曾分别在上海和杭州生活、授课的深圳艺术家梁铨薛峰,此次均在展会中以个展形式亮相,而两人也都刚刚举办了美术馆个展——广东美术馆的梁铨个展《缺题》与坪山美术馆的薛峰个展《迢迢》。

艺博会新宠:收藏级设计

尽管早有Pearl Lam Gallery在上海外滩开设可收藏设计展区,但收藏级设计对国内购藏市场而言仍属小众之选,今年11月即将登陆上海的Design Miami/Podium或许会为这股趋势带来新的活力,而此次首届DnA深圳则将“设计”作为主题之一。

专注于限量设计品和艺术品家具的设计艺廊凹空间(Gallery All)在国内仍属稀有“物种”,此次带来了国际知名插画艺术家、“流量明星”简明(James Jean,instagram坐拥109.6万粉丝),近年来以签名式的失蜡铸铜家具声名鹊起的谭志鹏(其参展作品《Echo》(2021)成为本届DnA艺术家海报主画面之一),以及Humans since 1982、共代谢(Cometabolism Studio)、Todomuta工作室三个双人组合的作品等。值得一提的还有获奖无数的“充气钢”首创者Oskar Zięta的挂墙雕塑《Nucleus》。

浓烈的东方美学意趣、流畅灵动的笔调线条、神秘诡谲的人物设定,加之融合后计算机视觉的流光溢彩,此次展出的简明的《Sun Tarot》(2021)限量挂毯以新西兰羊毛和中国丝绸表现艺术家的绮丽幻想。据画廊介绍,不少粉丝在开幕日慕名而至,一人高的限量版雕塑《Woodcutter》(2021)立刻售出两件。

由设计师张宁和新媒体装置艺术家杨亚非成立于北京的设计艺术研究工作室共代谢(Cometabolism Studio)将工业批量生产中的零部件运用到家具设计中,此次展出的《位移01,02,03》(2021)以亮橙色透明亚克力板和不锈钢构件为主要材料,运用色彩与块面的交错,从工业质感中诱发温度、速度与一丝不稳定感。而综合运用天然大理石、胡桃木与金属材料的Todomuta工作室则将工业与自然造物相嵌合,以此探寻存于手工与制造之间的美学视角。

周围艺术画廊(AroundSpace Gallery)对展品的遴选兼顾别具一格的中国艺术家创作与国际上声名显赫的成熟艺术家及设计师作品。在亮眼的Alex Katz与Alois Lichtsteiner旁侧,是年逾古稀的赏石大家、北欧家具研究者丁文父的石切雕塑,以及气质宁静幽远的绢本、纸本与摄影。

此次展品包括将Josef Albers (1888-1976)签名式的作品制成的羊毛毯,限量150件,红、粉、蓝三个矩形略显俏皮地层层相套,体现了艺术家毕生对色彩的兴趣与研究。Albers曾执教于包豪斯学院与黑山学院,后领衔耶鲁大学设计学院,被认为是20世纪视觉艺术领域最杰出的教育者之一。

还有一款《Bench for Two》(1989)是知名丹麦设计师Nanna Ditzel (1923-2005)的获奖之作,由 Fredericia 家具公司生产。Ditzel在20世纪50年代热衷于新型材料与技术的实验和应用,《Bench for Two》即采用了当时最前沿的飞机贴面技术。

DnA深圳与深圳两馆签下三年合作,首届开山,口碑好评。尽管不是满打满的成交量,展商一致期待后两年的再接再厉,并对深圳市场充满信心。展览现场,相比厚重大作,潮玩与风格鲜明、轻快易懂的作品交易更胜。展商也大都明白这仍是一个需要教育、或者说学习的新兴市场。比如,来自台湾的蓝骑士画廊(Bluerider ART)现场提供语音导览,让访客能更全面地了解作品与艺术家。

在越来越多画廊进驻的深圳,在“设计深圳”也将于今年年底开启大幕之际,这座中国艺术市场的新兴之都,眼下欠缺的似乎只有时间。然而笔者对她亦有别的期待:本土艺术家、不以盈利为唯一目的的独立艺术空间以及艺术评论与媒体的成长尚需时日。当然,“内容”的可持续发展,绝不仅只是深圳的课题。

About Amao

Open Smile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RTS.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