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提胥.卡拉特(Jitish Kallat)1974年出生于印度孟买Mumbai (Bombay), India,并于1996年在Sir J. J. School of Art艺术学校绘画专业获得美术学士学位BFA。Kallat的绘画作品经常是纪念碑式的,他最大的一幅绘画作品达到了2.5 x 7 平米。他的绘画主题也常常是自省、自述的,甚至是他的妻子及家庭成员。Kallat的绘画方法融汇了很多摄影的元素,给与观众流行广告插画的感觉。他的绘画作品常常有无数多个层次与抽象感。同时,他的作品也具有着某种商业的外表,巧妙通过破碎、涂鸦的画面感塑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大尺幅的绘画让人感到是站在一面久经风霜的孟买老墙面前,不同的历史平凑成的老墙。尽管Jitish Kallat 依然生活并工作在孟买,但他的作品已经游历了全球多个国家地区,先后在英国、德国与美国等地举办了多场个展与联展。
吉提胥.卡拉特Jitish Kallat经常撰写评论文章,讨论当代艺术的走向;同时担任着印度艺术基金会India Foundation for the Arts的理事.
吉提胥.卡拉特Jitish Kallat在其孟买的工作室写道:以我的作品来说,《公众注意二’Public Notice 2′ (2007)》是向两族主要的祖先部落的致敬;《公众注意’Public Notice’ (2003)》以及《清洁’Detergent’ (2004)》都是在表达一种包围历史声音的甲胄。随着时间的流失,历史的声音逐渐远去、模糊甚至被彻底遗忘,但她恰是一种预言与明鉴,一种既成的架构,推动着我们作为人类和族群不断实现技术进步与堕落人性罪恶。
《公众注意二’Public Notice 2′ (2007)》再一次唤醒了人们对持续了整整24天、四百英里人流的印度自由运动“三月丹迪”的记忆,那也是印度圣人甘地发表历史性演讲的时刻。1930年3月11日,为了剿灭由英国发起的野蛮残暴的“盐务运动”,甘地带领着跟随他的革命志士,掀起了题为“反文明Civil Disobedience”的全印度浪潮,提倡的唯一条件即是:“全面和平,扼杀暴力”。
这次演讲及其发生背景或许可以治疗当时的病态、自我折磨、自我侵略的世界;而现如今,满目疮痍、恐怖组织遍野的世界充斥着电视机屏幕,甘地的双眼在被遗弃的坟墓中看着我们。这幅作品用4500根再造人骨塑造出他整篇演讲的字母形状,字字句句,正是血和泪、灵与肉的辛酸史,是对那些口口声声人道主义、在人背后肆意屠杀的真实写照。
反观印度,我们在2002年甘地家乡——孟买的Gujarat 小镇——恶劣地背叛颠覆了甘地的意愿。印度独立时的血泪史,映照着“三月丹迪”和甘地的演讲,映照着我们生活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