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海牙市立博物馆馆长Benno Tempel访谈——2010中国海牙周

This slideshow requires JavaScript.

主办:海牙市立博物馆

展览地点:荷兰文化馆

展览时间:10:00-19:00,6月2日-6月13日,2010

2010上海世博会期间的海牙文化项目——海牙周,由5个来自海牙的重要文化组织致力于荷兰文化的传播。从5月31日-6月5日,海牙将会在世博荷兰馆“欢乐街”中组织研讨类活动,并在上海常德路800号八佰秀荷兰文化馆举行错觉视觉艺术大师埃舍尔的展览,及由海牙皇家音乐学院带来的经典音乐演出与Toneelgroep De Appel舞团带来的舞剧《起舞吧》。

 

海牙市立博物馆(www.gemeentemuseum.nl)收藏了大量荷兰艺术家埃舍尔(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作品(1898年-1972年)。埃舍尔以其工程学上“不可行”的建筑画作闻名于世,他的其它作品包括意大利风景版画和自画像。此次展览将主要展出一些埃舍尔的艺术作品,并附有传记资料和照片。

灵:请您介绍一下海牙市立博物馆?

海:海牙市立博物馆(Gemeente Museum)是荷兰最大的博物馆,我们的馆藏非常丰富,其关照重点是现当代艺术创作,包括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 1872-1944)、莫奈、Julian Kock、等世界级现代艺术大师。蒙德里安早期的画作经常运用绿色和棕色来表现家乡的风景地貌,然而其极具标志性的画风转变是创作于1908年的《阳光中的风车》Mill in Sunlight。自这幅画起,蒙德里安开始采用其代表性的强烈色彩对比,用亮黄、大红与蓝色来表现那几乎触手可及的灿烂阳光。在蒙德里安声明鹤起的创作晚期,作为彼时首屈一指的先锋抽象主义艺术大师,他移居纽约并在市中心的住所中从事创作。他对纽约大都市的快速生活节奏与城市风格的一切感到新鲜与好奇,深深地被感染,并在其画作中探索并表达出来。而其最具象征意义的一件作品莫过于《胜利布吉乌吉》Victory Boogie Woogie,蒙德里安对形状、色彩的组合表达之运用可谓登峰造极。这幅画作的创作过程也十分特别,他先是用黄色、蓝色、红色的胶带裁成大小不一的小条,然后不断变化位置排列,直到画面的某一部分让他感到满意,他才把胶带撕下并涂上相应的颜色。于是日复一日,来访工作室的友人们亲眼目睹着这幅画作的缓慢进展,都一心期待着她终稿的美丽模样。然而在这一天即将到来前的某一日,蒙德里安死了。这幅未完成的半胶带、半油画的经典作品也因此给予人们非凡强烈的艺术震撼与情感共鸣,虽然她的尺幅仅为1.5×1.8m,但她是那么激情澎湃、那么强烈有力,以致有种不可言喻的能量好像将挂在她周围的画作都推开不见、黯然失色了!当然我非常希望下一次有机会可以把这幅惊为天人的画作带到中国来展出。

 

再来说说当代艺术馆藏。我们尤其引以为傲的是Jan Eisenloeffel的茶壶系列与钟表系列,他是当代先锋设计艺术的头号人物之一;不可不提的还有几位杰出的当代行为主义艺术家。如Erwin Wurm的《一分钟雕塑》One Minute Scupture,这件即兴创作的现场行为艺术作品限时一分钟,艺术家把房间里找得到、并能以各种方式停留在头上的文具等小物品装饰他那聪慧的脑袋,然后拍下照片作为艺术实录。另一位运用相似概念的当代艺术家Thorsten Brinkmann则在有限的短时间内把屋里能找到的东西都穿上身,看着稀奇古怪但同样有趣好玩。

 

海牙市立博物馆所在建筑前身是荷兰某位皇室的宫殿,经重新修缮改造后作为博物馆空间。这是一栋非常美丽的建筑,前庭由湖水环绕,映射着蓝天白云与无限的艺术遐想。所有前来参观的游客或艺术爱好者,都会不由自主地静下心来,全情投入到艺术欣赏中,这是多么惬意的美事一桩呀!

 

灵:请您介绍一下这次的埃舍尔展览?

海:埃舍尔是与蒙德里安同时期的艺术家,他是一个非常独一无二的平面视觉艺术大师。他专注运用透视与反射的方法来表现诸多“不可能的形象”,将现实世界折射反映到画面中,并呈现出一种高于真实的美感与视觉享受,主旨多表现对永恒、无垠的追求,尤其是对宇宙苍穹的激赏。作为一名艺术家与手工艺人,在真正创作版画之前,他会先绘制草图、手制模型,直到他觉得几乎已经达到“不可能实现”的境界时,他才会动手刻板。

 

由于埃舍尔在意大利的游学经历对其影响颇深,尤其是这历史文化名城在建筑、雕塑、地貌与经典艺术方面对他的至深感染;因此在其诸多画面中都有见对意国风土人情的生动刻画。而且,彼时他并不会说意大利语,正如现在我在中国,不会说中文,因此周遭发生的一切于我而言都是新鲜的、充满好奇的、有待探索的,同时我自己感觉又是孤身一人,被所有陌生所包围环绕,是非常美妙的体验。想必当时埃舍尔也有类似的经验,甚至在点菜时都得比划手脚来表达要吃的东西。

 

此外,其对数学理论与几何图案的近乎痴迷,使其创作最终打磨成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作为他毕生最大的爱好与投入,他一直钻研各类数学研究著作,并不断将其演化渗透到画作中。加上其巧夺天工的版画雕刻技艺,不论是木刻、石刻或铜刻,都游刃有余、让人身临其境。有时我甚至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会创造出如此惟妙惟肖、奇幻有加的图像世界来!

 

埃舍尔最经典的图案形象非“一图两看”莫属,即图像看似只有一种看法,实则有两种效果,甚至更多。比如知名的《昼夜》Day and Night,白鸟飞入黑夜,黑鸟飞入白昼;又好像是白鸟带出了白昼,黑鸟领出了黑夜。画面背景是典型的荷兰地貌,如织锦画般的田野偶尔有教堂点缀其间。素有“低洼之国”称誉的荷兰是低于海平面的国家,我们甚至围海造田来扩充国土,因此一望无际的总是绵延平坦的低原。

 

灵:您对与中国的文化交流有何体会?未来有些什么进一步的合作计划?

海:我一直对中国艺术很感兴趣,其实埃舍尔也很迷恋中国艺术。在其版画《变形I》Metamorphosi I中,右边的那个娃娃图案就是根据他平时收藏的小玩意中的一件绘制的,那是一个非常可爱的中国娃娃。

 

中国与荷兰是颇有渊源的两个国家,我们非常高兴可以借此上海世博会的契机来实现一系列文化交流。比如6月1日刚刚闭幕的上海博物馆“海帆留踪:荷兰倪汉克捐赠明清贸易瓷展”就是我们海牙市立博物馆与中国的首次正式文化展览合作。此次展品均为荷兰收藏家倪汉克先生(Henk B. Nieuwenhuys)向上海博物馆所捐赠,展品共计93件,主要是自明朝万历时期至十九世纪中国输入欧洲的外销青花瓷器。作为回礼,这批瓷器精品也将于今年晚些时候来到海牙进行展出。

 

此次的埃舍尔展览,我们十分高兴可以在荷兰文化馆举行。作为一个致力于荷兰文化、艺术传播教育的非盈利机构,荷兰文化馆无疑是上海世博会荷兰馆卓越的市区延伸,我们很荣幸可以与来自荷兰的其他文化艺术界同仁一起都参与到这些目不暇接、充满魅力的节目、展览中。八佰秀的场馆综合条件、设施也都十分优秀,为埃舍尔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提供了完美的展示空间。

 

我衷心希望中国观众会喜欢这次的展出作品,虽然并不是一个大型的展览,但都是埃舍尔极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每一件都独一无二、散发着隽永智慧之美。同时我也期盼着今后能有机会与中国有着更多文化艺术方面的交流合作项目成行!

}����Q�����纸。我们对桌坐着,可以依靠旁边的大落地窗户,天气放晴了,地上的雨水没有积起来,有浅色的阳光洒在身上。

 

 

About Amao

Open Smile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ARTS and tagged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