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Anne-Julie Raccoursier圆桌讨论

行动与影像(actionandvideo)——与瑞士文化基金会合作的系列项目(之二)

艺术家Anne-Julie Raccoursier圆桌讨论@新单位xindanwei

艺术家Anne-Julie Raccoursier圆桌讨论@新单位xindanwei

整理/顾灵

时间:2011年9月7日周三5pm

地点新单位

策划李振华

官网http://actionandvideo.wordpress.com/

与会

安=Anne-Julie Raccoursier(艺术家)

马= Marianne Burki(瑞士文化协会视觉艺术主任)

华=李振华(观念&策划)

徐=徐坦(艺术家)

非=李消非(艺术家,艺术空间运营)

章=章清

灵=顾灵

华:她(Anne-Julie)的工作方法比较有趣,经常在非常特殊的地方去找到一些有趣的情况,而非她来安排、所谓摆拍的方式。

徐:哦,那就比较自然,就是人本来要发生的。

 

华:对,就是这点比较有趣。所以她来这儿的工作方法,也是这样,这次想来这边做作品。今天我们还聊到什么是浏览城市的最好办法,那就是走路或者骑自行车。因为坐地铁、打车可能都(太有距离感)。所以她们打算从明天开始走路,或者骑自行车(探索城市)。

徐:这样可能更能看到表面现象。因为我上个月在荷兰,走了许多路,但我感到很不满足的是,我只看到表面现象。但还是比别的办法都好,别的办法更看不到。

 

华:是点对点的。当然她的工作不是思考型的,就是说,她不是深入思考某一文化现象的艺术家。但她的工作更像一种对文化现象的再现,她在我的整个项目(“行动与录像”——与瑞士文化基金会合作的系列项目)中是这一类艺术家。今年4月份来上海的另一名项目艺术家Yves Netzhammer,他是另外一个类型,思考很多,高中就把维特根斯坦读完了;每天想(思考),那样的艺术家也很有趣,他利用三维动画、墙面上涂鸦性、设计性的一些创作,Yves原先是学建筑的,所以也有和建筑结合起来做作品。所以你刚才说的这点其实是当下一个比较致命(普遍)的现象,就是所有东西都开始表面起来,而核心的东西其实变得越来越薄。

徐:其实越来越无望知道什么,但是你又不能处在一个不知的状态;但当你去调查之后,你越来越觉得你调查的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华:是啊!调查就像是打开一页书,然后发现下面都是厚厚的文本。

徐:因为我到每个地方做项目都是采访,我发现我知道很多东西,但这其实只是很小的一个部分。我老是被问及“我所做的事情是否有客观性”,我觉得客观性本身是不存在的。

 

讨论正式开始

 

安:谢谢大家来,谢谢振华的组织。虽然在短短一小时内不可能给大家看我的所有作品,但我会介绍一些,如果有不明白的,还得麻烦振华翻译。好,那我就开始了:我是一名瑞士的艺术家,在日内瓦的学习结束后,我还在美国洛杉矶继续研修了两年,后者的研究方向主要是针对娱乐文化的考察,对媒体、日常生活、生活感性层面的研究。所以接下来我将向大家展示我在美国学习结束后不久创作的一件声音影像作品,它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录制完成。

徐:我也刚从美国回来,去了纽约和旧金山。

 

安:这个作品时长7分钟,名字是《优雅的音符》。

优雅的音符,Grace-Notes,2005,录像,7’20’’(有声)

优雅的音符,Grace-Notes,2005,录像,7’20’’(有声)

安:这件作品是在9·11事件之后拍摄的。内容的背景是随着全球化,美国绝大多数国旗其实都在中国和墨西哥生产,但美国所有官方机构、建筑的国旗其实都来自仅有的两家位于美国的、指定供应工厂,我所拍摄的就是其中一家。在影像中你们可以看到这些妇女工人不断地重复着机械性劳动,工厂中流水线运转的旋律也是机械性地重复好像会永远继续下去而无终点。

 

每位工人都头戴耳机,我不知道只是为了起到保护作用还是她们在听着什么,于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我从工厂机械性运转的重复节奏中提取并创作了录像的配乐,主要运用了贝斯的弹奏,你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机械的运转节律,其风格也有点早期黑人音乐的特征,这段配乐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读出对美国形象的理解。这一作品的对象是介于现代化与工业化之间的这样一个工厂,而其所生产的产品“美国国旗”,其实并不仅仅代表美国,更可以放大来理解为欧洲所认为的“帝国主义”的象征。对我来说,影像作品的呈现需要一个空间,而非像今天这样圆桌会议的场合。

 

徐:这帝国主义和欧洲有什么关系呢?

华:因为不仅是美国、欧洲也有这样的所谓“国家主义”的情况在发生。

非:所以有点“帝国主义”输出的意味,流水线不断地生产出(帝国主义)。

徐:因为影像从一开始单个人地拍摄到结尾整个大场景的呈现,我们最后看到很多国旗,有个感觉,有这么多国旗的需要吗?它们要被用在哪里?

 

安:我在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也有同样的疑问,那我的作品其实也相当于提出了这样的发问,但也由于作品的性质,并不给出答案。

非:我想请问安在走进厂房现场的时候有何感受?拍摄的时候又是怎么想的?

 

安:首先,我其实根本就心里没底,不知道他们会不会让我去。但幸好他们让我去了,不过现场有两名女士以“宗教信仰”的原因拒绝了拍摄。工厂处在一个非常破败的街区,当我走进工厂看到铺天盖地的国旗,让我印象十分深刻,尤其是工厂里的许多细节。

华:因为安是欧洲人嘛,所以看到美国的这种(工业现场),还是很受震撼的。

 

非:我经常察觉到欧洲人对美国的含蓄的讽刺,这点我在安的这件作品中也有所体会,但不知是否是安的本意?那安对美国的国家主义、物质主义,包括美国对文化的态度同欧洲不同之处有着怎样的看法?

安:我对美国的物质消费感到担忧,尤其是在工厂的现场;并且这并不仅关乎美国,也关乎欧洲。当然美国对欧洲、对全球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我可以控制的是从一定的距离来反映而不被卷入。可能是带有一点讽刺,也有些许怜悯,尤其是对这些女性工人;所以作品是介于两者之间的。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我的第二个作品《捡漏》,这是一个非常古怪的词(Noodling),它有打发时间的意思,也指在河边空手捞鱼,还有在一些前身是矿产(钻石矿、金矿等)的旅游胜地,游客往往试图去寻找可能遗漏下来的贵金属,这种举动也可以用Noodling来形容。

捡漏,Noodling, 2006, 录像Video, 7’20’’(无声)

捡漏,Noodling, 2006, 录像Video, 7’20’’(无声)

这段录像的内容是2006年在芬兰北部举行的“世界空气吉他锦标赛”(The Air Guitar World Championships)。表演者根据现场播放的音乐空手演奏。我将镜头拉得很近来拍摄他们的表演,每个人都像是摇滚明星的克隆版,外行人无从辨认;他们蓬勃的性能量与富有激情、近乎疯狂的表演组成了这项特别赛事的不同元素,我为这些多元元素的集合所吸引。这有点像一些电视台娱乐频道的选秀节目(华:就像“超级女声”)。它在一般人看来是荒谬的,但又是充满热情的。换个角度来理解,这些人无从创造新的,只能拿来已有的作品以表达自己。

 

灵:请问这个比赛的评选标准是怎样的?

安:他们都对空气吉他充满激情。主要的评分标准可能是演绎风格、弹奏指法的精准度。[i]

非:为什么作品取名“Noodling”?

安:因为这部作品并非纯粹录像,我稍微减慢其节奏,有点慢镜头的感觉。“Noodling”的意思刚才我解释了,通常作品的标题都会给出非常丰富的信息,但同时也给予了一些暗示,告诉观者我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这件作品在日内瓦展出时设于单个房间并投影在整面墙上,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很多细节都放大了,观者的感受会更强烈。当时的展览集合了一些关于男性主义的作品。接下来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三屏录像作品《永不停止的乐趣》。

永不停止的乐趣,Non-Stop Fun, 2008,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4,2 m x 17 m, 图片惠允Musée cantonal des Beaux-Arts, Lausanne

永不停止的乐趣,Non-Stop Fun, 2008,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4,2 m x 17 m, 图片惠允Musée cantonal des Beaux-Arts, Lausanne

华:看下来其实和我刚开始对她的介绍其实很一致,就是她通常去找到一些很奇妙的情况。

安:这一录像装置规模很大,长17米,高4米多。三部录像都是超大型体育或健身活动的现场,但其实都只截取了现场很小一部分:最左边是体育场观众席上,人们举起双手高喊“Hola”(欢呼)之前的短暂数秒,将其循环播放;中间是孩子的集体舞,通过跑动组合出不断变化的图案;右侧是体育场观众席上的人群高举双手制造波浪。人群那貌似永远欢乐、永远享受的状态让我着迷。

 

最后想与你们分享的是系列作品《疯狂的马》,展览现场,两件录像作品被分别投影到两个展厅的墙面上,观众步入空间时,似乎可以感到马将要走出画面。

疯狂的马,Crazy Horse, 2009,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 60’(无声)

疯狂的马,Crazy Horse, 2009,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 60’(无声)

疯狂的马,Crazy Horse, 2009,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 60’(无声)

疯狂的马,Crazy Horse, 2009,录像装置Video Installation, 60’(无声)

录像中的跑步机和美黑仪其实都被用来为患有心理障碍的专业赛马进行心理治疗。我不知道中国是否和欧洲一样重视心理健康,通常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患有心理障碍,于是心理咨询与治疗非常普遍,即使对动物也是如此。

 

章:这些医疗器械是真的存在的?她就是拍现实生活中本来就有的,没有做任何加工?

华:对,是事实,没有加工。她只是抽取、捕捉到了。

安:有趣的是,当观众走入展厅中时,录像中的马耳朵会时常转动,好似听闻有人走入展厅中;它在跑步机上持续向观者走来。另一个使用的是美黑仪。

徐:对,美黑仪我们在荷兰用过。因为他们那儿老是下雨天阴,于是在一个房间里,他们有张床,躺在上面晒健康UV。

 

灵:这类心理诊疗所的医师也都是专业的动物心理治疗师?

安:没错。然而接受治疗的马匹绝大多数也都是专业赛马,常见的问题包括易受惊吓、不愿奔跑等。有意思的是,他们真的是用对待人的整套办法来对待动物。这件录像在法国摄制,但其实在这之前,我做了许多调查,走访了许多类似的医疗机构。选择这一家的原因之一是整栋房子就像是一栋病人疗养所,完全看不出是专门为动物设计的,而更像是为人而设计。

关于这件作品的标题,可能也会让人联想到法国巴黎的疯马艳舞俱乐部[i];或者那位知名的印第安酋长(Chef Amérindien)[ii],在跑步机上漫步的马让人觉得它正对西方世界的广袤沙漠浮想联翩,因为它的身体实则被禁锢在器械中,失去了自由。

非:我想问一下安的工作方式?因为我也在拍工厂,切身体会是,如果我不认识工厂的老总,是不可能获得许可进到工厂里去拍的。

安:每次其实都不一样。比如有些时候我没有获得许可,那可能我就会换种方式创作,最终呈现的作品也就会不一样。有时候恰逢机缘巧合,有时候需要长时间的磨合,我相信和这里的情况是相似的。

非:你是如何找到作品话题的信息的?

安:各种渠道,可以是从互联网上,或者传统的平面媒体中,或者在采访某人时聊及的话题。可能大家都习惯从网络上找信息,但其实真实生活中的信息来得更有价值。

 

非:这也就是你们刚才提到的,在上海通过走路来了解城市。

华:对,比如昨天我们吃饭的时候,她给我看一张照片,问我什么意思:一个人举着一根仗,仗上挂着一只乌龟。她是在M50附近昌化路桥口碰到的。

章:是放生池里偷的乌龟然后再卖出来。

华:她还问是不是乌龟象征着长寿,有些比喻的含义;我说不是,其实就是个卖乌龟的。这是她工作很重要的一个过程:就是发现一个奇妙的点,然后去追问。

徐:刚才瞥到一眼拍警察摩托车队的录像,是否可以也看一下那件作品?

安:哦,这件作品纪录的是法国总统萨科齐竞选期间专属警用车队的演练实景。作品的标题《旋转》其实也是法语里小孩子玩的旋转木马的昵称。

旋转,Whirligig, 2007,录像Video 10'30''

旋转,Whirligig, 2007,录像Video 10'30''

法国在总统选举当日会举办许多花里胡哨(blingbling)的仪式,比如这种演练场景,背景的海滩与围观的路人同样是录像中的角色。

 

章:需要申请批准才能拍摄吧?

安:对,当时我问了现场的管理人员,他们允许我拍摄。

马:你拍摄这件作品,是因为当时你已经对相关的主题很感兴趣、做了研究,还是碰巧遇见?

安:当时已经在做相关主题的调查,尤其是对操演类活动感兴趣。所以在这件作品之前,我已经走访了许多地方,拍摄了一些纪实性的安保方面的录像素材。比如有一次,有四个警卫在做演习,他们先是过了一遍流程,之后其中一个人说“让我们放慢节奏再来一遍”,于是他们又慢动作地做了一遍。所以这也带有交流的性质,是介于操演与交流之间的。

 

华:这么说来刚才说她的工作方式像“捡漏”可能从态度上来说并不正确。其实在她对权力话语、安保系统感兴趣之后,她收集了许多不同的素材、资料。

章:她的工作方式有点像抓拍,而且可以和她的创作灵感结合得很好。

华:比如这个(《旋转》)的作品,你花了多长时间?在完成之前创作了多少预备作品?

安:因为我通常有好几个项目同时进行,所以并不是全部时间扑在一件作品上。有时候可能做了很长时间都没有一样可以用的素材。就拿《旋转》来说,这件作品长10分半钟,原来一共拍了20多分钟,我做了一些剪辑。但就制作这件作品而言,并没有花什么时间;真正花时间的,是在这之前很长一段时期的准备、调查工作。可以说,这件作品断断续续构思了2年。疯马的主题更明确,所以用了相对较短的时间,1年。

中方艺术家作品交流

章清,《603足球场》,2006,视频、多路、监控录像,18’00’’

章清,《603足球场》,2006,视频、多路、监控录像,18’00’’

作品中的足球场其实就是我家,毗邻内环高架,居室面积很小,只有三个房间。我邀请了两支专业的国家乙级足球队,到我家来踢球。我在每个房间都安置了多个探头摄像机(CCTV)。球门的设置是窗口(有许多球踢出窗外了)和厨房。录像的流程与真正的足球比赛相同,最开始由裁判宣布比赛规则。

章清,《The People’s Secretary》,2010,视频、单路、监控录像,17’30’’

章清,《The People’s Secretary》,2010,视频、单路、监控录像,17’30’’

李消非,《一个外企老板》,录像,09'46'',2010

李消非,《一个外企老板》,录像,09'46'',2010

关于Anne-Julie RACCOURSIER

关于“行为与录像”项目


[i] 裁判其实都是著名的音乐家或乐评人,评分标准是选手的独创性、音乐感、精准度、舞台感、印象分和空气感。——作者注;来源:http://zh.wikipedia.org/zh/空气吉他

[ii] 可参考美国导演Frederick Wiseman今年为其拍摄的最新同名纪录片《Crazy Horse

[iii] 其土著名可意译为疯狂的马, 来源:http://fr.wikipedia.org/wiki/Crazy_Horse_(chef_am%C3%A9rindien)

About Amao

Open Smile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Seminar论坛/讲座/对访 and tagged , , , , , , , , , , , , , ,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1 Response to 艺术家Anne-Julie Raccoursier圆桌讨论

  1. [プラダ スカル] メンズ 鞄 http://www.bagsoratio.info/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