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ckney vs Hirst

霍克尼PK赫斯特

编译/顾灵

来源/Artdaily.com,Flashartonline

伦敦最近热闹得不得了,因为有两位明星艺术家同期开展。英国著名艺术杂志《FlashArt》近期发表了题为“Hockney VS Hirst”(霍克尼PK赫斯特)的文章,诙谐地指出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个展海报上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此次展出的全部作品均由艺术家本人亲手创作。”(All the works by the artist here were made himself, personally)英国卫报(Guardian)称这句话所指向的很有可能就是正同城办展的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后者的代理商之一高古轩动用其全球11家画廊为这名年仅47岁的艺术家举办大型回顾展。不仅如此,泰特摩登(Tate Modern)为其举行的同名回顾展也将于明年4月开幕。参展作品中,有许多由赫斯特的助手完成,如著名的鲨鱼标本作品《生者无谓死亡》(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1991)。霍克尼在接受《广播时报》(Radio Times)的专访时表示:“…艺术学院可以教给你手艺,这是你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诗歌。但现在他们一味地只教诗歌,却没人去碰手艺了。”

 

大卫·霍克尼个展:愈大的图景(David Hockney RA: A Bigger Picture)

展期:2012年1月21日-4月9日
场馆:英国伦敦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 London, UK)

展览:http://www.royalacademy.org.uk/exhibitions/hockney/

 

皇家艺术学院2012年的首个大型展览将献给学院成员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 RA,出生于1937年7月9日)的最新风景画。这批活泼新作的灵感来自东约克郡(East Yorkshire)自然风光。作品尺幅巨大,均是特为皇家艺术学院而作。

“大卫·霍克尼个展:愈大的图景(David Hockney RA: A Bigger Picture)”将呈现过去50年来霍克尼对风景描绘的孜孜以求与极富感染力的热情。

展览还包括他利用iPad绘制的画作及一系列以多屏装置展示的18mm新影片,将是一段大卫·霍克尼眼中的引人入胜之旅。

*请欲前往参观的您务必尽早订票。

 

Thames & Hudson出版社为皇家艺术学院出版展览同名论著《大卫·霍克尼个展:愈大的图景》

每每提到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人们总会联想到加州(加利福尼亚),他在那儿度过了大半辈子。这本研究论著对这名来自英国乡村的重要画家进行了重新定义,首次向公众介绍其最新的风景画。本书将由Thames & Hudson出版社(简称T&H)与同名展览同期发行。
过去十年,霍克尼走出家门,到户外绘画。他在校学工的假期正是在约克郡度过,这段回忆带他重新以真诚敏感的心来观察和体会这片故地。这些作品深入到自然的戏剧与博大中,深入到我们与自然的感伤关系中,以霍克尼那意气风发且充满现代感的视角,和通常带着摄影与数码媒体的口音,向观众诉说着。当然,那些用现代数码设备绘就的作品更不例外。
Marco Livingstone、Margaret Drabble、Martin Gayford等学者对霍克尼逾60年的完整创作生涯在风景画传统中的位置与对新技术的利用展开深入回顾与探讨,大胆出入其自身创作语境,同时收录了艺术家本人对近作的反思与自述。这批油画、碳粉画、iPad画与录像影片中的绝大多数均是首次与公众见面。
本书作者Tim Barringer是耶鲁大学艺术史系的Paul Mellon(美国艺术家)研究专家、教授;Edith Devaney是皇家艺术学院策展人及此次霍克尼个展的联合策展人;Margaret Drabble是一名作家与小说家;Martin Gayford是Bloomberg News的首席艺术评论员,他曾出版《愈大的讯息:与大卫·霍克尼对话》(A Bigger Message: Conversations with David Hockney, T&H出版社);Marco Livingstone是一名艺术史学家与独立策展人,曾出版多部霍克尼研究专著,包括《大卫·霍克尼的艺术世界》(David Hockney, World of Art,T&H出版社)与《大卫·霍克尼:我的约克郡》(David Hockney: My Yorkshire),他同样是此次展览的联合策展人;Xavier Salomon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欧洲绘画部南巴洛克策展人。

 

高古轩全球联展:达明·赫斯特25年的圆点历程

展期:2012年1月12日-2月10日
场馆:高古轩全球11家画廊

展览:http://www.gagosian.com/

 

高古轩举办“1986-2011圆点系列完整回顾”(Damien Hirst: The Complete Spot Paintings 1986 – 2011)达明·赫斯特个展,此次展览将在高古轩位于纽约、伦敦、巴黎、洛杉矶、罗马、雅典、日内瓦、香港的11家画廊同时呈现,于今日盛大开幕。大部分参展作品由来自全球20个不同国家的150名私人藏家或公共机构出借。鉴于一展多地,画廊根据每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策划展品。
展览总计展出逾300件作品,从赫斯特创作于1986年的首件圆点画,到创作于2011年的最新作品(包含25781个圆点,每个圆点直径1毫米,圆点颜色无一重复);从创作于1996年的最迷你圆点画(仅为1 x 1/2 英寸,约合2.54×1.27厘米),到仅含四个圆点的巨幅作品,每个圆点直径达60英寸(约合1.52米)。

与展览同期发行的同名画册《1986-2011圆点系列完整辑录》(The Complete Spot Paintings 1986–2011)图文并茂、全面准确地反映了赫斯特自1986年至今的圆点画创作。画册收录文章分别来自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策展人Ann Temkin,文化批评家Michael Bracewell,艺术史学家Robert Pincus-Witten,还有Ed Ruscha 、John Baldessari与达明·赫斯特的访谈。

高古轩也将与展览同期发行其第三个iPad应用,为观者提供互动深入的方式欣赏逾90件圆点画。
由“达明·赫斯特:1986-2011圆点系列完整回顾展”(Damien Hirst: The Complete Spot Paintings 1986–2011)打头阵,明年4月赫斯特也将迎来其位于泰特摩登(Tate Modern)的回顾个展。

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于1965年出生在英国布里斯托。部分个展:“痛苦与狂喜”(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那不勒斯国立文物博物馆(Museo Archeologico Nazionale di Napoli, Naples,2004);“达明·赫斯特精选展”(A Selection of Works by Damien Hirst from Various Collections),波士顿艺术馆(Museum of Fine Arts, Boston, 2005);Astrup Fearnley,奥斯陆现代艺术馆(Museet for Moderne Kunst, Oslo,2005);“为了上帝的爱”(For the Love of God),阿姆斯特丹艺术馆(Rijksmuseum, Amsterdam,2008);“爱,一个不少”(No Love Lost),伦敦华莱士收藏(The Wallace Collection, London,2009);”安魂曲“(Requiem),基辅平丘克艺术中心(Pinchuk Art Center, Kiev,2009);“聚宝盆”(Cornucopia),摩纳哥海洋博物馆(the Oceanographic Museum of Monaco ,2010)。他获得了1995年的透纳奖(Turner Prize)。其作品被全球许多重要的私人藏家与公共机构收藏。

“我一直是个色彩主义者。我对色彩的爱是持久而热烈的…我的意思是,我只是把色彩本身挪来移去。这也是圆点画的起点,来建立一种结构,处理这些色彩,或其实什么都没做。突然我得到了我想要的。这种快乐就好像射下一个彩弹来。”——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

 

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个展

展期:2012年4月4日-9月9日
场馆:泰特摩登(Tate Modern)

展览:http://www.tate.org.uk/modern/exhibitions/damienhirst/default.shtm

 

达明·赫斯特(Damien Hirst)首次引起公众注意是在1988年,当时他一手策划了展览“冻结”(Freeze),在一所被废弃的仓库中展出他在金史密斯学院(Goldsmiths College)的同学、朋友与自己的作品。自这一关键展览至今,一晃眼近四分之一个世纪过去了,赫斯特已然是其同辈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这是首次由一家英国机构主持针对赫斯特创作的大型调研展,将会集中呈现艺术家在过去20年中的关键作品,包括其标志性的雕塑系列“自然史”(Natural History);“生者无谓死亡”(The Physical Impossibility of Death in the Mind of Someone Living 1991),一条浸在甲醛里的鲨鱼;题为“1990年往后1000年”(A Thousand Years from 1990)的玻璃柜、药柜、五斗橱、储物柜等;还有从其蝴蝶、圆点、漩涡系列中精选出的部分画作。双子装置“爱之内外”(In and Out of Love)自1991年创作完成后从未同场展出,这一夙愿将在此次展览中得以实现,不失为引人瞩目的亮点;此外锦上添花的还有创作于1992年的作品“药店”(Pharmacy )。

About Amao

Open Smile
This entry was posted in 双年展/艺博会/展览 and tagged , , , , , , , , , , , . Bookmark the permalink.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Twitter picture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